本
文
摘
要
孩童時代,人類對于世界的好奇心是無窮無盡的。
彗星是什么?
天為什么是藍色的?
云為什么會變換形狀?
帶著這些疑問,科學家們積極探索世界的秘密和規律,并逐漸建立起科學體系。然而,科學的大廈仍然有諸多地方需要完善,世界的秘密也仍未被探索窮盡。人類能有今日之成就是一代代科學家共同努力的結果。
關于我國的科學家,大家了解多少呢?
??“中華星”的發現者是誰?
(“中華星”是第一顆被亞洲人發現的小行星。)
??中國第一艘極地科學考察船“向陽紅10號”的總設計師和研發者是誰?
(“向陽紅10號”曾參加中國首次發射運載火箭、同步通信衛星等重大科研試驗任務。)
??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第一代、第二代工程總設計師是誰?
(太空中有三顆“北斗一號”,它們一起組成了完整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,可以確保全天候、全天時提供衛星導航信息。)
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“中國科學家”。他們的故事都在“共和國脊梁”科學家繪本叢書之中。
??點擊下圖,了解詳情??
本套繪本以適合兒童的故事內容和繪畫形式彰顯中國科學家精種,融學術性、科學性和藝術性于一體,是近年來看到的最好的兒童勵志讀物。獲多位院士推薦,叢書獲獎、入選榜單眾多:
讓科學家精神世代傳承,讓孩子們立志成為共和國脊梁。
—— 鐘南山(中國工程院院士)
少年立志,長大成才,奉獻科學,一生精彩,堪為師表。
—— 劉嘉麒(中國科學院院士)
這是一套用愛心專門為孩子們講述科學家故事的繪本。
——周忠和(中國科學院院士)
鐘南山院士對這套繪本的推薦語
叢書部分獲獎、入選榜單信息:
中宣部2019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
獲得2020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
獲第六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科普圖書類金獎
《一粒種子改變世界:袁隆平的故事》榮獲2019年度中國版協30本好書
入選2020年度桂冠童書
入選2020農民喜愛的百種圖書
入選圖書館報2020年度影響力繪本
入選2020年 第七屆“中國童書榜”百佳童書
《第191號的發現:屠呦呦的故事》獲得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資助(中宣部的翻譯資助項目)意大利文版數字項目《中國科學家的故事》 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組織開展的2021年度出版融合發展工程“數字精品遴選計劃"入選2021《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》6-7月優秀暢銷書排行榜-少兒榜
《點亮原子夢:錢三強的故事》入選2021微博童書榜“2021年度好書原創科普榜”入選“2022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出版物”等
上下滑動查看
24個中國科學家,涵蓋24個不同的科學領域
“共和國脊梁”科學家繪本叢書·第一輯
于2019年上市,收錄的中國科學家故事有:
? 聽懂自然語言,中國氣象學奠基人——竺可楨
? 文理兼通奇才,中國航天之父——錢學森
? 優秀雙鞭將,中國的“居里夫人”——何澤慧
? 癡迷植物學,植物界的“活字典”——吳征鎰
? 中國黃土高原,世界黃土之父——劉東生
? 梁啟超小兒,航天事業奠基人——梁思禮
? 從小有“田園夢”,雜交水稻之父——袁隆平
? 研發青蒿素,中國首位諾醫獎得主——屠呦呦
“共和國脊梁”科學家繪本叢書·第二輯
于2021年上市,收錄的中國科學家故事有:
? “萬嬰之母”,中國婦產科學奠基人——林巧稚
? 蘑菇云下的守望者,“原子彈之父”——錢三強
? 現代國防光學事業開拓者和奠基人——王大珩
? 踏遍中國冰川的地理學家——施雅風
? 桃李滿天下,中國稀土之父——徐光憲
? 中國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——彭士祿
? “糖丸爺爺”,小兒麻痹疫苗研發者——顧方舟? “殲8之父”,研制中國自己的飛機——顧誦芬
“共和國脊梁”科學家繪本叢書·第三輯
于今年重磅上市,收錄的中國科學家故事有:
? 發現“中華星”,近代天文學奠基者——張鈺哲
? 救國富國強國,半導體事業奠基人——王守武
? 探秘數學森林,始創數學機械化研究——吳文俊
? 為“人”做建筑,人居環境學創建者——吳良鏞
? 探月工程總設計師,為中國造衛星——孫家棟
? 一生奉獻農業和教育事業,布衣院士——盧永根
? 中國第一艘極地科考船總設計師——張炳炎? 奮戰抗疫一線,“最美逆行者”——鐘南山
在這本書中,我們不光能夠了解科學家的生平,更能真切地體會到那些寫在書里,十分抽象的科學家的精神。書中用一個個小故事,在為我們講述科學家故事的同時,讓我們如同身臨其境般地感受科學家的生活,體會科學家的所思所想。每一個故事都蘊含了很多寶貴的精神財富,這些大道理講出來,孩子不會厭煩,還會從中受到啟示。
興趣是最好的老師,求知欲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?!丁板纭毖圩R星:張鈺哲的故事》的主人公張鈺哲在他84年的人生中活出了令人驚詫的厚度:8歲時一顆劃過天空的彗星點燃了他的夢想,也正式開啟了童年張鈺哲與星星的不解之緣。彗星劃過天空的時間非常短暫,而正是這短暫的時間,影響了張鈺哲的一生。
圖片選自《張鈺哲的故事》
曾經性格內向的“笨小孩”也能成長為科學家?愛動腦,勤動手,性格內向又何妨?在《造半導體的“笨孩子”:王守武的故事》中,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從小愛好科學、喜歡動手的“小電工”,用粉筆測量釘子的位置、用廢棄材料做黃包車模型、探尋電燈不亮的秘密……遇到什么不明白的科學道理,這個“科學迷”總要親自動手,做個實驗試一試,不弄明白就不罷休。
圖片選自《王守武的故事》
飽含溫情與高度,讓科學家成為孩子的榜樣
在科學家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他們的童年趣事,成長經歷,奮斗故事,乃至失敗經歷。帶孩子更深入地了解科學家,走近科學家,進一步體會榜樣們艱苦卓絕的求學歷程,鍥而不舍的科研精神,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。
在經過情感啟蒙時期之后,6歲左右的兒童開始建立對這個世界認識,形成自己的人格、習慣,這個時候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,不但可以讓孩子對這個世界建立起更多的概念認識,還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,甚至在此時找到人生的目標。而科學家是最適合孩子學習的優質榜樣。
“少年當立志”少年們在學校里,除了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外,找到人生目標,樹立正確的三觀也很重要。而少年的志氣則來自于每一次看似不經意的啟迪。
“中華星”的發現者張鈺哲,8歲那年看到了哈雷彗星,他從此對天文產生興趣;
半導體器件物理學家王守武,在一次停電中,對電相關的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;
“共和國勛章”獲得者鐘南山,受父親的影響,夢想成為像父親一樣的好醫生……
這些看似平常的經歷,普通的愛好,都成為了他們未來人生奮斗的目標,前進的動力。正是發端于童年的這些寶貴品質,激發了孩子們對世界、對科學的無限興趣。我們若對這些童稚的興趣加以引導,可能會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一顆熱愛科學的種子,從而孕育出一個“科學夢”也未可知。
??點擊下圖,即刻擁有??
可讀性強,在故事中積累科學知識
繪本是孩子最喜歡、最容易接受的形式,對于認字不多,或剛剛學習認字的小朋友來說,用圖畫+文字的方式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再適合不過了。本叢書是人物傳記非虛構繪本,適合6-14歲的小讀者閱讀,也可以用作3-5歲的小朋友親子閱讀時使用。
◆書后的詞匯園地為家長提供參考,助力家長為孩子解讀科學知識,年紀再小的小朋友也不怕讀不懂。
◆家長一直擔心孩子讀書記不住的問題都一并解決了。孩子讀完全書后,再看一遍年譜,加深記憶力,更能一張圖了解科學家生平。
圖片選自《孫家棟的故事》
◆“科學家小傳”為孩子作文寫作積累了極佳的素材,每一位傳主科學家都有一段傳奇的經歷,其身上的科學家精神更值得孩子學習。品讀科學家故事,感悟科學家精神,在閱讀中幫助孩子積累榜樣人物素材。更有前面繪本沒有涉及到的精彩內容哦!
圖片選自《鐘南山的故事》
每本書的封底附有兩個二維碼。一個二維碼是繪本的音頻故事,掃碼即可收聽有聲故事。
另一個二維碼是中國科學家博物館的鏈接。
中國科學家博物館是專門以科學家為主題的博物館,收藏著大量中國科學家的相關資料,算是給孩子一份高質量的一手資料了。
整套書的拓展資源可謂是非常豐富了,可讀性強。
幕后團隊強大,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,做孩子喜歡的書
本叢書隸屬于國內首套成體系的原創中國科學家繪本,權威可靠。內容取材于由國務院責成中國科協牽頭、會商中組部等11個單位共同組織實施的“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”(已開展10余年,采集500多位中國科學家)。作者大部分來自“采集工程”學術團隊研究者,由資深繪者創作繪圖,每本書由每位科學家的秘書、家人或研究者來把關,確保內容權威。
繪本繪者王青春拜訪吳良鏞先生,吳先生對繪圖和我們的傳記故事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認可。
“共和國脊梁”科學家繪本叢書第三輯中,《吳良鏞的故事》作者王青春將繪本帶給科學家傳主吳良鏞審看;孫家棟的家人、秘書、研究員等為《孫家棟的故事》審稿;鐘南山親自審看《鐘南山的故事》……
作者王建蒙與孫家棟在會議上
這套小小的繪本叢書,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與努力。叢書第一輯、第二輯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績,走進百萬個家庭。
??點擊下圖,即刻擁有??
精裝繪本,圖畫精美,排版清晰,文字通俗易懂
本書繪制符合科學家現實樣貌的人物形象,以生動的畫風展現故事情節,利用多種藝術手法彰顯人物性格、突出場景特色,有趣且吸引人,小讀者一看便會愛上。
文字采用楷體設計,排版疏朗易于閱讀。同時語言樸實,采用形象的比喻解釋高深的概念,符合孩子的閱讀理解水平。精裝繪本,紙質精良,裝訂結實,不易散頁,孩子可以反復閱讀。
【閱讀第一推薦語】
希望科學家們的故事,啟迪孩子,成為孩子未來的人生榜樣。這些閃耀著光芒的科學家,才是孩子最應該追的“星”。